4月2日上午10時,“縱橫未央——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成果展”在我院美術館正式開幕。此次展覽由我院設計系教師——張哲、艾敏指導并策劃,聚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海南地域文化、藝術與科技等主題,通過400餘件學生課程作品展示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基礎教學改革成果。鄭立波院長、元志東副院長、設計系副主任鄧菲潔、美術系副主任束博與邱海東、楊潔、劉軍、張廣超、鄧晰、方星星、陳燕秀、倪文涵、艾敏、張哲等教師代表出席開幕儀式,百餘名學生現場觀展。

圖 活動現場
本次展覽主題“縱橫未央”闡釋了設計教學的雙維内核:“縱橫”指設計學科交叉融合的橫向張力,涵蓋觀察方式、思維邏輯、審美感知及服務意識的多維培養框架,暗合中國傳統“仰觀俯察”的認知哲學;“未央”則借漢代“長樂未央”的綿延意象,隐喻設計教育将推動學生的思維從基礎的“點線面元語言”向複雜的“視覺修辭系統”進階。
展覽以《視覺語言》(張哲指導)、《字體設計》(艾敏指導)、《海報設計》(艾敏指導)三大核心課程為主線,展出大一至大三學生作品,既有基礎造型的點線面研究,亦有對社會議題的視覺回應。課程指導教師張哲和艾敏談到,展覽旨在呈現“理性訓練與感性認知交織的設計生态”,并通過對海南地域文化基因的視覺轉譯,探索傳統與現代的對話路徑。

圖 鄭立波院長參觀展覽
展廳内,海南地域特色主題作品成為焦點。大一學生以熱帶水果形态解構的作品,展現了學生觀察能力與抽象思維的萌芽;黎族紋樣與海洋文化主題的作品,融入了豐富的現代視覺語言;南海沉船文物的色彩采集與重構作品,則通過曆史遺存激發了色彩叙事實驗。

圖 院領導及專業教師參觀展覽
展覽強調“開放性”與“未完成性”,将課堂作業視為教育成長的切片,從字體設計的筆畫結構推演至動态海報交互,從基礎構成延展至社會議題解決方案,展現了學生思維從稚嫩到成熟的蛻變軌迹。展覽結語部分的互動區也留下了參觀者的塗鴉作品,共同構築本次“開放式”美育展覽活動。

圖 互動區塗鴉
據悉,展覽也吸引了兄弟院系師生、省青年美協會員、其他院校教師及中小學生前來參觀,展覽将持續至4月13日。

圖 合影留念
部分參展作品:

















撰稿:張哲
圖片:陳思吉 張哲 艾敏
編輯:郭曉霏 郭怡良
審核:元志東 于曉華 海吉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