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授權點建設年度報告
(提綱)
學位授權點 牽頭建設單位 | 學位點名稱:新聞與傳播 |
(公章) | 單位名稱: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 |
2023年3月2日
新聞與傳播學位授權點建設2022年度報告
—、總體概況
(一)基本情況
本學位授權點自2015年獲批并開始招生。
本學位授權點立足海南、面向全國、輻射周邊,積極踐行“新文科”理念;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指導,在夯實理論與實踐教學基礎的同時,注重培養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黨和人民放心的高素質新聞傳播人才;積極應對媒介融合大變局和國際傳播時代要求,以服務國家和社會、滿足市場需要為目标和導向,強化傳媒思維和動手能力。
本學位授權點的培養目标為:緻力于培養了解中國基本國情并熟悉海南省情,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具備現代新聞傳播理念和專業素養,熟練掌握新聞傳播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國際化視野和水平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為積極配合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建設,本學位授權點将在既有實踐的基礎上,繼續積極發揮專業優勢,突出“數字海南”、“全球海南”的培養導向,以“國際傳播”為重點,為國家戰略的實施貢獻更多有用人才。
(二)學科建設情況
面對當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建設的全新機遇,本學位授權點在學科建設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在學科建設中的核心地位,以鞏固社會主義輿論陣地和堅持正确輿論導向的高站位來指導和規範學科建設。
2.密切結合經濟社會發展最新趨向,特别是海南自貿港建設對于“國際傳播”的最新要求,在“國際傳播”的教學、科研和實踐方面集中部署、形成合力。目前,本專業學位授權點已圍繞該方向形成了一支教學和科研隊伍。
3.密切回應媒介生态的變遷、進一步确立互聯網思維,促進從以知識傳播為主導,到以知識發展及應用為主導的轉變,在人才培養模式上積極探索“産與學”、“校與媒”、“應用與創新”、“就業與創業”結合。
4.兼顧“小新聞與大傳播”:既培養傳統媒體精英人才,又培養新媒體從業者;既培養新聞媒體需要的專業人才,也為非新聞機構培養公共傳播人才;既培養職業傳播者,也培養全體民衆的媒介素養與傳播能力。
5.積極引進業界資源,全面夯實師資隊伍。本學位已與海南廣播電視總台、海南日版、光明日報、新華社海南分社等單位形成了良好的合作關系,“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海南廣播電視總台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已獲得校級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立項。
(三)研究生招生、在讀、畢業、學位授予及就業基本狀況
2022年,本學位授權點報考人數202人,其中985高校3人、211高校34人、普通院校157人、獨立學院8人;最終上線42人、錄取20人。
目前在讀53人。
本年度畢業25人、授予學位25人、就業23人;其中黨政機關4人、高等教育單位3人、中初等教育單位2人、其他事業單位4人、國營企業6人、民營企業4人。
(四)研究生導師狀況
1.總體規模:目前本學位授權點有校内導師18名、校外導師10人;
2.隊伍結構:
校内師資結構 |
專業技術 職務級别 | 合計 | 年齡結構 | 具有博士學位人數 | 具有實務經曆人數 | 校内導師人數 |
35歲及 以下 | 36至 45歲 | 46至 60歲 | 61歲及 以上 |
正高級 | 3 | 0 | 2 | 1 | 0 | 1 | 2 | 3 |
副高級 | 11 | 0 | 6 | 5 | 0 | 6 | 4 | 11 |
中 級 | 10 | 2 | 4 | 3 | 1 | 5 | 2 | 5 |
初 級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無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總 計 | 24 | 2 | 12 | 9 | 0 | 12 | 8 | 19 |
校外師資結構 |
專業技術 職務級别 | 合計 | 單位類型 | 人均工作年限 | 校外導師人數 |
黨政機關 | 企業單位 | 事業單位 | 其他機構 |
高校 | 其他 |
正高級 | 2 | 0 | 0 | 0 | 2 | 0 | 28 | 2 |
副高級 | 8 | 0 | 0 | 0 | 8 | 0 | 24 | 8 |
中 級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初 級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無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總 計 | 10 | 0 | 0 | 0 | 10 | 0 | 52 | 10 |
二、研究生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
1.以專兼職輔導員隊伍建設為立足點
人文傳播學院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輔導員隊伍建設為基礎,目前共有專職輔導員6人,兼職輔導員4人,其中負責研究生日常教育與管理的專職輔導員1名。研究生工作輔導員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了解研究生思想動态,加強思想引領,深入學生,切實解決學生問題,輔導員隊伍成為研究生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參與者、組織者、引導者。同時黨政領導定期開展輔導員工作會議,聽取輔導員意見和彙報,研判研究生思想政治狀況,發揮輔導員隊伍在學校、學院與研究生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
2.以研究生黨支部建設為着力點
研究生黨支部建設是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重中之重,也是研究生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點。人文傳播學院2022年度共設立2個研究生黨支部,研究生黨支部組織完善、成果顯著。2022年度積極吸納優秀同志,較好完成組織建設任務,共發展黨員20人。
3.以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為提升點
在輔導員隊伍建設和研究生黨支部建設的基礎之上,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質過硬、師德師風高尚、業務素質精湛的研究生導師隊伍。研究生導師中4人擔任學院黨委委員。學院将立德樹人作為研究生導師的首要職責,要求導師落實價值引領、知識探究、能力建設、人格養成“四位一體”的育人理念。
4.以研究生幹部隊伍建設為落腳點
學院研究生會幹部人數15人,占全部研究生總數的10%。學院研究生會共設立主席團、辦公室、學術部、宣傳部、文體部等5個部門,各部門分工明确、制度和組織結構完善,多次獲評校優秀研究生會。研究生各班級建立班級團支部,配備團支書、組織委員、宣傳委員等,有效加強研究生班級班團一體化建設。研究生幹部隊伍建設日趨完善,研究生自我管理機制逐步形成。
(二)理想信念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1.立足學院特點,開展文化活動
理想信念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相結合,校園文化活動與專業特點相結合,開展一系列喜聞樂見的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2022年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學術科研相結合,開展各種各類學術講座共計20次,全院研究生積極參與,共1200人次參與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多樣,通過讀書、觀影、讨論等方式進行教育,效果顯著。
2.緊扣曆史節點,開展黨團活動
黨團活動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要形式,緊扣五四青年節、建黨建國等重要曆史節點,圍繞黨史學習教育、“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海南自貿港建設等在全院研究生範圍内開展時代主題鮮明的系列黨團活動。各班級團支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主題團日活動、主題觀影、思想宣講會等,研究生黨支部開展“我身邊的老黨員”假期實踐活動。同時長期堅持開展無償獻血、支教等以青春奉獻為主題的志願服務活動。
3.線上線下同頻,築牢意識形态防線
一方面加強對各類意識形态陣地的管理,對意識形态領域新情況的分析研判,嚴格報告會、講座、論壇等的審批制度,定期組織四月詩會、國學沙龍、蘇學文化周等品牌活動。另一方面着重加強“文藝批評”“人文青年”等微信公衆号、團委官方微博、學院官方抖音号等網絡新媒體平台建設,“文藝批評”推送學術文章近2000篇,訂閱數突破6萬,在全國高校中文專業具有很高知名度;組織研究生各支部通過集中和自主學習兩種方式,觀看學習《黨課開講啦》、《追尋·新時代黨員大會》等網絡學習視頻。
(三)校園文化建設
1.校級活動為引領,助力學校建設
積極響應學校相關活動,組織研究生積極參與其中。如:協助組織開展“黨史知識競賽”、“寝室文化節”、“校園十佳歌手大賽”等各項校級活動。
2.院級活動為拓展,協調全面發展
為助力本院研究生全面發展,開展“人文傳播學院新老生交流活動”,研究生會協助學院團委、學生會舉辦“五四紀念晚會”、“蘇學論壇”等活動。同時與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社科中心一同開展“南海文明大講堂”系列講座。
3.學術科研為重心,推動學科發展
研究生校園文化建設與學術科研密不可分,學院積極推動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建設,将博士點申報作為重點工作,研究生校園文化建設就應該以學院學科發展為中心,以黨建促發展。通過積極組織宣傳“挑戰杯”、“互聯網+”等一系列科研創新類活動,增強本院研究生的科研實踐能力。
(四)日常管理服務工作
1.黨員發展與日常管理服務工作。一是依托研究生團支部,嚴格按照學校相關規定,按時推薦優秀共青團員作為黨的發展對象。在新生入學時做好入黨啟蒙教育,并加強培養考察,學院研究生團支部共推薦28名優秀團員,均被各黨支部确立為入黨積極分子。二是嚴格入黨程序,提高培養質量。舉辦兩期發展對象培訓班,學員30人,有30人獲結業合格,2022年發展研究生黨員30名,新聞與傳播15人。三是加強黨員日常教育管理。嚴格“三會一課”開展,組織研究生黨員通過學習強國APP、學習研讨、讀書班等線上線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作出的重要指示,省委重要會議精神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等内容。
2.做好研究生安全管理服務工作。在日常做好消防安全演練、禁毒防艾、人身、交通、金融詐騙等内容的安全教育外,嚴格執行寒暑假、節假日外出登記與管理,并對假期研究生返校情況在假期結束後進行全院範圍的摸排工作,确保研究生人身安全。針對新冠疫情,加強疫情防控期間輿論引導和宣傳教育工作,引導學生積極配合當地疫情管理,精準摸排研究生在家健康情況,每日開展零報告;精準做好返校及未返校研究生一生一案,完成研究生宿舍學生宿舍衛生清理、為每間宿舍配備一瓶洗手液、每位同學配備口罩和溫度計,最終全部研究生順利返校;做好研究生健康管理。研究生返校後,做好發熱學生應急管理,每日做好一日三測體溫監測。
3.加強畢業、創業、就業服務工作。一是創新創業方面。開展創新創業培訓5場,組織開展創新創業第二課堂活動4場,舉辦2022級新生創新創業競賽1場,動員并組織申報“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互聯網+”創新創業競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職業規劃大賽等。二是畢業就業方面。針對疫情,學院及時出台《人文傳播學院關于促進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方案》,在就業、創業等方面給予指導或幫扶,廣泛調動師生力量,不斷拓寬就業渠道,共吸引學而思教育、中公教育、恒大、卓越集團、海南航空、碧桂園、中建各局等企業單位來校招聘。
三、研究生培養相關制度及執行情況
(一)課程建設與實施情況
2020年,本專業學位授權點對課程體系進行了較大調整,一方面遵照教指委的相關要求搭建課程構架,并設置必修課程;一方面遵循專碩培養的規律,根據行業發展趨勢和需求調整和增設了相關課程。就目前本專業學位的課程體系來說,在教指委所指定的五門核心課程(《新聞傳播學理論基礎》、《新聞傳播學研究方法》、《新媒體研究》、《媒介經營與管理》、《新聞傳播政策、法規與倫理》)之外,我們又設置了《國際傳播》、《數據新聞》、《輿情分析》、《公共傳播》等選修課程,旨在突出學生應用能力和職業能力的培養(比如與專業相關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并積極響應社會行業發展的最新需求(比如與海南自貿港建設密切相關的“國際傳播”問題、“輿情”問題、新聞業發展中“數據新聞”的興起、最近幾年成為熱點的“公共傳播”問題等)。從近兩年的實行效果來看,課程設置符合教學實際。
2022年,我們繼續積極延請業界精英進入校園,開展講座活動:1月4日至8日,著名學者胡翼青受邀來到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冬季小學期”,為傳播學系師生教授《傳播學的第三範式》,課程受到師生的熱烈歡迎。受新冠疫情影響,此類活動開展得并不充分。
(二)導師選拔培訓
本專業學位在導師聘用方面遵循學校的遴選機制,嚴格按照規章制度确定導師資格,并給予導師相應的培訓,以提升導師指導能力;遵循專碩培養的規律,我們努力打造具備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能力的“雙師型”教師和教學團隊,并取得了初步成果;在導師組的建設方面,我們在校内教學方面嘗試使用導師組,以優化組合教學資源、提升課堂效率,在實習階段,我們為每位學生配備了校内導師和業界導師各一名,以更好地指導其實訓學習。
(三)師德師風建設情況
根據教育部聯合六部委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本專業學位授權點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首要任務,其具體舉措如下:
1.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教師頭腦,引導教師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将其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堅持黨建引領,健全黨内政治生活制度,充分發揮教師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教師的先鋒模範作用。
2.認真切實運用考核評價體系,積極建立科學完備的标準、程序,嚴格思想政治和師德考核;建立行之有效的師德投訴舉報平台,充分發揮廣大師生在民主監督、社會輿論監督中的作用。
3.建立科學嚴格的懲戒機制,全面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教育部關于高校教師師德失範行為處理的指導意見》等系列文件精神,積極制定具體細化的教師職業行為負面清單,對于不良的思想或行動苗頭進行規勸糾正;對于有違師德的不端行為,發現一起、嚴肅查處一起。
(四)學術訓練情況
本學位授權點所培養的是專業型碩士,所以培養的重點是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反映在學術訓練方面,就是:課堂上,結合學科前沿、行業趨勢和經濟社會最新需求進行講解,并大幅增加實操類課程的比例;課堂外,利用校記者團、學院媒體制作中心、學院抖音号等多個公共機構和平台,鍛煉學生的能力。同時,在校園之外,充分利用學生碩士二年級一整年實習的機會,使得學生在一線傳媒機構獲得真正的鍛煉和提高。
(五)學術交流情況
受疫情影響,本年度未組織學術交流活動。
(六)研究生獎助情況
2022年9月,我院開展了2020、2021級研究生學業獎學金評審工作。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分一等、二等、三等三個等級,一等獎1.0萬元/生/年,比例為20%;二等獎0.8萬元/生/年,比例為40%;三等獎0.6萬元/生/年,比例為40%。新聞與傳播專業2020和2021級碩士研究生共34人,其中8人獲一等獎學金,13人獲二等獎學金,13人獲三等獎學金。
2022年10月開展了全院研究生國家獎學金評審工作,新聞與傳播專業共有3人獲得國家獎學金,每人2萬元。
2022年11月開展了2022級研究生學業獎學金、新生獎學金,全院研究生吳旭獎助學金、基礎助學金評審工作。1、2022級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研究生共19人,其中4人獲一等學業獎學金,8人獲二等獎學金,7人獲三等獎學金;2、1人獲得新生獎學金,獎金0.5萬元;3、本專業碩士研究生全部獲批基礎助學金,第1學年每人7200元,第2、3學年每人9000元。
此外,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還為其申請臨時經濟困難補助并推薦勤工助學崗位。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況
(一)人才培養
2020年,本學位授權點在學校的統一部署下,對培養方案進行了全面修訂,系修訂的培養方案無論是在課程設置、實訓環節還是畢業論文/設計方面,都注重突出實操性,大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緊貼專業碩士的培養目标;同時,在修訂培養方案時,本學位授權點還注重追蹤行業和學界最新動态,以此來對課程設置和實訓目标作出相應調整,以更好地适應社會發展與行業需求。在具體做法上,本學位授權點倡導“知行合一”,課程安排注重突出跨學科視野,重視課堂内外的聯動,以及學界和業界教學平台的互相切入。
(二)教師隊伍建設
1.強化引領,築牢思想政治和師德素養之基。根據學校統一部署,以強化高校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師風建設為首要任務,嚴格師德考核。
2.完善制度,提升專業素質和創新創造活力。嘗試健全教師發展體系,完善教師發展培訓制度、保障制度、激勵制度和督導制度,營造有利于教師可持續發展的良性環境;建立新教師崗前培訓與高校教師資格相銜接的制度;積極配合學校改革聘用機制。
3.健全機制,培育高層次人才和青年教師成長沃土。重視青年教師身心健康,關心關愛青年教師;落實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依法保障教師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加強優秀教師和工作典型宣傳,維護教師合法權益,營造關心支持教師發展的社會環境,形成全社會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
為進一步優化師資隊伍,本學位授權點不斷引進科班出身的博士,和具有豐富業界經驗的從業人員。2021年8月31日—2022年8月31日,學院收到了新聞學31封簡曆,經過嚴格篩選,組織了6位新聞傳播專業的人才面試,報送學校上會通過了2位應屆博士,其中刁基諾博士畢業于聖安德魯斯大學,在清華大學新聞學院做博士後;褚傳弘博士畢業于複旦大學新聞學專業。
(三)科學研究
本年度,本學位點文章發表情況如下:
1.蔣銳等:《“豎屏看春晚”:媒體深度融合理念突破與實踐創新》,《電視研究》2022年第5期;2.何晶嬌:《可見性:技術視角下的城市觀看與公共生活》,《青年記者》2022年第18期;3.孫葳等:《中國動畫電影對西遊故事的改編:從抗戰到新世紀》,《電影文學》2022年第12期;4.孫葳:《女頻網文的IP改編與類型生産》,《天涯》2022年第1期;5.孫葳:《〈我不是村官〉:服務村民的引路人》,《光明日報》2022年9月17日。
本年度,本系課題申報情況如下:
1.孫葳:“後人類與人工智能視域中的中國當代科幻文學研究”,2022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2.蔣銳:“新文科視域下海南傳媒業人才培養模式與高教課程建設創新研究”,2022海南省教改項目;3.何晶嬌“自由貿易港背景下海南基層治理的溝通機制變革研究”,2022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
本年度,本學位點著作出版情況如下:
孫葳:《媒介素養手冊》,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22。
(四)傳承創新優秀文化
1.10月28日,本學位點焦勇勤、餘榕老師參與“第二屆新時代海南文化發展論壇”并作了發言;
2.5月19日,朱傑老師參加“海南國際傳播中心全新起航暨《自貿佳》節目改版上線儀式”,擔任其“向未來│海南國際傳播分享會”對話嘉賓,并接受《海南新聞聯播》采訪;
3.11月30日,朱傑老師出席“2022海南省市(縣)級國際傳播媒體融合協作交流會”,并做《自由貿易港建設背景下的國際傳播路徑選擇》專題演講。
(五)國際合作交流
這一部分暫時沒有進展。
五、教育質量評估與分析
(一)學科自我評估進展及問題分析
依照學校的統一部署,本學位授權點的學科自我評估穩步進行,目前存在以下問題:
1.如何進一步集合校内和校外、學術研究和業界實踐,以進一步推動本學位點“國際傳播”教學和研究的進步;
2.如何進一步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以對“師風師德”進行科學評價,對不良風氣實行懲戒;
3.如何進一步提升生源質量;
4.如何切實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二)學位論文抽檢情況及問題分析
沒有出現抽檢不合格的情況。
六、改進措施
針對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和下一步思路舉措。
1.密切聯絡制定相關政策的政府部門,和執行政策的主要業界部門,一方面明确上級部門的各種動向、動議和決策,一方面熟悉業界的各種實踐,在此基礎上,明确本學位授權點在“國際傳播”方面可以有所作為的領域和空間;同時,“打鐵還需自身硬”,切實增強和提升本學位點“國家傳播”教學和研究的實力和水平。
2.針對在“師風師德”評價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難點和堵點,有針對性地制定相關政策和措施。
3.根據學院統一部署,進一步采取措施提升生源質量,比如夏令營、對外宣講、提升本專業學生考試錄取率等等;
4.根據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切實将國際合作提升議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