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授權點建設年度報告
學位授權點 牽頭建設單位 | 學位點名稱:新聞與傳播 |
(公章) | 單位名稱: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 |
2024年3月
新聞與傳播學位授權點建設2023年度報告
—、總體概況
(一)基本情況
2023年9月,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國際傳播學院成立;2023年12月,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成立,本學位點的發展獲得更為專業的平台。
本學位授權點2014年獲批,2015年開始招生。
本學位授權點立足海南、面向全國、輻射周邊,積極踐行“新文科”理念;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指導,在夯實理論與實踐教學基礎的同時,注重培養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黨和人民放心的高素質新聞傳播人才;積極應對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實際,以服務國家和地方、滿足市場需要為目标和導向,強化傳媒思維和動手能力。
本學位授權點的培養目标為:緻力于培養了解中國基本國情并熟悉海南省情,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具備現代新聞傳播理念和專業素養,熟練掌握新聞傳播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國際化視野和水平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為積極配合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建設,本學位授權點将在既有實踐的基礎上,繼續積極發揮專業優勢,突出“數字海南”“全球海南”的培養導向,以“國際傳播”為重點,為國家戰略的實施貢獻更多有用人才。
(二)學科建設情況
面對當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建設的全新機遇,本學位授權點在學科建設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在學科建設中的核心地位,以鞏固社會主義輿論陣地和堅持正确輿論導向的高站位來指導和規範學科建設。
2.密切結合經濟社會發展最新趨向,特别是海南自貿港建設對于“國際傳播”的最新要求,對專業進行結構調整;同時搶占機遇,申報國際新聞與傳播專業,邀請教育部高等學校新聞傳播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及委員進行線上論證,前期工作順利完成。
3.提升學科品質,啟動傳播學學碩和第二學士學位專業申報,為搭建更為完整、系統、優質的學科體系努力。
4.拓寬平台,打通與新聞傳播學主要學會的聯系,先後成為中國新聞史學會理事、新聞傳播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廣電國際傳播研究基地副主任委員單位;海南省華僑人華人研究院挂靠我院;籌建中國南海文物國際傳播研究院(國家文物局局長做出批示);參與熱帶高校聯盟章程制定及辦學事宜。
(三)研究生招生、在讀、畢業、學位授予及就業基本狀況
2023年,本學位授權點報考人數181人,其中985高校7人、211高校27人、普通院校102人、獨立學院45人;最終上線42人、錄取22人。
目前在讀60人。
本年度畢業16人、授予學位16人、就業13人;其中黨政機關3人、高等教育單位5人、其他事業單位1人、國營企業4人。
(四)研究生導師狀況
1.總體規模:目前本學位授權點有校内導師23名、校外導師15人;
2.隊伍結構:
校内師資結構 |
專業技術 職務級别 | 合計 | 年齡結構 | 具有博士學位人數 | 具有實務經曆人數 | 校内導師人數 |
35歲及以下 | 36至45歲 | 46至60歲 | 61歲及以上 |
正高級 | 7 | 0 | 4 | 3 | 0 | 4 | 4 | 7 |
副高級 | 11 | 1 | 6 | 4 | 0 | 7 | 2 | 11 |
中 級 | 8 | 3 | 3 | 2 | 0 | 5 | 2 | 5 |
初 級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無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總 計 | 26 | 4 | 13 | 9 | 0 | 16 | 8 | 23 |
校外師資結構 |
專業技術職務級别 | 合計 | 單位類型 | 人均工作年限 | 校外導師人數 |
黨政機關 | 企業單位 | 事業單位 | 其他機構 |
高校 | 其他 |
正高級 | 4 | 0 | 0 | 0 | 4 | 0 | 28 | 4 |
副高級 | 11 | 0 | 0 | 0 | 11 | 0 | 24 | 11 |
中 級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初 級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無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總 計 | 15 | 0 | 0 | 0 | 15 | 0 |
| 15 |
二、研究生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23年新聞與傳播學位授權點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堅持“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充分認識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科技強國的重要意義,積極踐行“海南有需求,海大有作為”的使命自覺與曆史擔當。
(一)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
把思政教育融入一線課堂。推進師德師風建設常态化長效化,增強教師責任感和使命感,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全面踐行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不斷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嚴格執行研究生督導聽課制度,加強對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評估與指導。研究生導師孔非教授的課題《“新文科”視阈下課程思政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和吳君靜副教授的課題《講好中國故事》均獲批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研究生思政建設項目。
讓校外實踐基地成為思政教育第二課堂。2023年,我院先後與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央廣網文化傳媒(海南)有限公司、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環球時報在線(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海南國際傳播中心、中國旅遊集團海南區域總部等主流媒體、央企簽訂學生就業實習基地協議,持續探索講政治、懂傳播的高素質傳媒人才培養與高質量專業建設的有效路徑與前沿方向,其中由2022級傳播學研究生吳維烨同學參與撰寫的《聚焦高質量發展|海口:植椰城繁綠底色,繪濕地生态之美》深度報道發表在新華網海南頻道首頁重要版面。
發揮專業特長拓展思政教育方式方法。成立“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媒介實踐育人工作室”等特色平台,集結黨員教師力量,搭建實踐育人平台、創新實踐育人體系、培育獨具特色的實踐育人品牌,打造課堂内外結合、線上線下結合、校内校外聯合的立體化協同思政育人模式。工作室運營的“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公衆号,自2023年10月上線以來,公衆号原創内容在各平台的總閱讀量近6萬次,并相繼被中國網旗下的中國通APP、海南國際傳播中心海外Facebook賬号轉載,内容包括主題黨日、高校美育浸潤行動、就業能力提升、高水平學術論壇、國際交流合作等。
(二)理想信念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學院網站與公衆号上不定期發布黨建活動及學習文章;2023年将主題教育與學位點建設以及學術科研相結合,開展各種各類學術講座10餘次,号召全院研究生積極參與;緊扣413校慶日、五四青年節、建黨、國慶等重要節點,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海南自貿港建設等開展主題鮮明的系列活動。
(三)校園文化建設
紮實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先後組織黨員代表赴海南聯通智慧大廈黨建館和科技館、海墾博物館等黨建優秀單位,了解學習科技創新的前沿趨勢與北緯18-24度以北種植天然橡膠的紅色奮鬥史,鼓勵學生用青年人的視角創新記錄黨建活動、傳播黨史知識,拍攝制作的相關視頻累計播放量5K+。
以賽促教,以賽促學。2023年大廣賽海南賽區承辦方組織工作由支部黨員何晶嬌、蔣銳、孫夢詩等人牽頭,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賽積極性,鼓勵學生創作高水平作品。本屆比賽海南賽區組織工作圓滿完成,賽區作品獲獎等級和數量再創曆史佳績,包括國家級獎項37項,其中榮獲全國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1項及優秀獎22項。
(四)日常管理服務工作
研究生安全管理服務工作。除常态化開展消防安全演練、禁毒防艾、人身、交通、金融詐騙、法制教育、反邪教宣傳教育等安全教育外,嚴格執行寒暑假、節假日外出登記與管理,并對假期研究生返校情況在假期結束後進行全院範圍的摸排工作,确保研究生人身安全。
加強畢業、創業、就業服務工作。動員并組織申報“2024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優質孵化項目等;特邀全球認證生涯規劃師來院開辦“就業能力提升工作坊”,就“簡曆與個體面試”“群體面試與領導力提升”等為學生進行專題培訓;廣泛調動師生力量,不斷拓寬就業渠道,狠抓學生就業工作,在就業、創業等方面給予指導或幫扶,大力提升學生獲得感,吸引海南建洋投資有限公司、海口英雅盛彼德高級中學有限公司等企業單位前來招聘洽談。
三、研究生培養相關制度及執行情況
(一)課程建設與實施情況
目前本專業學位的課程體系情況為,在教指委所指定的五門核心課程(《新聞傳播學理論基礎》《新聞傳播學研究方法》《新媒體研究》《媒介經營與管理》《新聞傳播政策、法規與倫理》)之外,我們又設置了《國際傳播》《數據新聞》《輿情分析》《公共傳播》等選修課程,旨在突出學生應用能力和職業能力的培養(比如與專業相關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并積極響應社會行業發展的最新需求(比如與海南自貿港建設密切相關的“國際傳播”問題、“輿情”問題、新聞業發展中“數據新聞”的興起、最近幾年成為熱點的“公共傳播”問題等)。從近兩年的實行效果來看,課程設置符合教學實際。
本年度,依托學院“思·響/VOICE”講壇,我們延請了胡翼青、敬一丹等多位學界、業界精英為學生開展講座,有效地充實了課程、延伸了課堂。
(二)導師選拔培訓
本專業學位在導師聘用方面遵循學校的遴選機制,嚴格按照規章制度确定導師資格,并給予導師相應的培訓,以提升導師指導能力;遵循專碩培養的規律,我們努力打造具備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能力的“雙師型”教師和教學團隊,并取得了初步成果;在導師組的建設方面,我們在校内教學方面嘗試使用導師組,以優化組合教學資源、提升課堂效率,在實習階段,我們為每位學生配備了校内導師和業界導師各一名,以更好地指導其實訓學習。
(三)師德師風建設情況
根據教育部聯合六部委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本專業學位授權點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首要任務,其具體舉措如下:
1.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教師頭腦,引導教師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将其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堅持黨建引領,健全黨内政治生活制度,充分發揮教師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教師的先鋒模範作用。
2.認真切實運用考核評價體系,積極建立科學完備的标準、程序,嚴格思想政治和師德考核;建立行之有效的師德投訴舉報平台,充分發揮廣大師生在民主監督、社會輿論監督中的作用。
3.建立科學嚴格的懲戒機制,全面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教育部關于高校教師師德失範行為處理的指導意見》等系列文件精神,積極制定具體細化的教師職業行為負面清單,對于不良的思想或行動苗頭進行規勸糾正;對于有違師德的不端行為,發現一起、嚴肅查處一起。
(四)學術訓練情況
本學位授權點所培養的是專業型碩士,所以培養的重點是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反映在學術訓練方面,就是:課堂上,結合學科前沿、行業趨勢和經濟社會最新需求進行講解,并大幅增加實操類課程的比例;課堂外,利用校記者團、學院媒體制作中心、學院抖音号等多個公共機構和平台,鍛煉學生的能力。同時,在校園之外,充分利用學生碩士二年級一整年實習的機會,使得學生在一線傳媒機構獲得真正的鍛煉和提高。
學院建立了“媒介實踐育人工作室”,吸納了大量碩士生參與學院公衆号的日常運作;同時,學院每年定期承辦的“大廣賽”,也吸引了碩士生的廣泛參與。
(五)學術交流情況
本年度,我們主辦了多場高水平學術會議,比如“媒介化社會的理論與實踐暑期班”“ChatGPT與智能傳播學術暨教育教學研讨會”,多位學界頂尖學者和多家學科頂刊(排名前三)主編莅臨會議,意義重大。
(六)研究生獎助情況
2023年,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共有三類研究生獎助學金:1.國家及海南省設立的獎助學金: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和研究生基礎助學金;2.學校設立的獎助學金:研究生新生獎學金;3.社會捐贈的獎助學金:吳旭獎學金和吳旭助學金。
我院根據相關文件,制定了相關實施細則,并成立了研究生評優獎助工作小組。
2023年9月,我院開展了2021、2022級研究生學業獎學金評審工作。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分一等、二等、三等三個等級,一等獎1.0萬元/生/年,比例為20%;二等獎0.8萬元/生/年,比例為40%;三等獎0.6萬元/生/年,比例為40%。新聞與傳播專業2021和2022級碩士研究生共36人,其中7人獲一等獎學金,15人獲二等獎學金,14人獲三等獎學金。
2023年9月開展了2023級研究生學業獎學金、新生獎學金,全院研究生吳旭獎助學金、基礎助學金評審工作。1.2023級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研究生共21人,其中4人獲一等學業獎學金,8人獲二等獎學金,9人獲三等獎學金;2.本專業碩士研究生全部獲批基礎助學金,第1學年每人7200元,第2、3學年每人9000元。
此外,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還為其申請臨時經濟困難補助并推薦勤工助學崗位。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況
(一)人才培養
随着新學院的成立,我們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滿足行業發展需要,建立健全适應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标任務的高層次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機制,為國家和行業輸入更多高層次、應用型、融合型人才。現有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招收學生均為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學制3年;采用課程學習、實踐教學、畢業設計相結合的培養方式;其中實踐教學不少于6個月,其形式分為集中實習和分段實習,由校内外導師共同指導;現有專碩點穩步發展,現已成為考研B區熱門學校。
(二)教師隊伍建設
1.強化引領,築牢思想政治和師德素養之基。根據學校統一部署,以強化高校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師風建設為首要任務,嚴格師德考核。
2.完善制度,提升專業素質和創新創造活力。嘗試健全教師發展體系,完善教師發展培訓制度、保障制度、激勵制度和督導制度,營造有利于教師可持續發展的良性環境;建立新教師崗前培訓與高校教師資格相銜接的制度;積極配合學校改革聘用機制。
3.健全機制,培育高層次人才和青年教師成長沃土。重視青年教師身心健康,關心關愛青年教師;落實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依法保障教師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加強優秀教師和工作典型宣傳,維護教師合法權益,營造關心支持教師發展的社會環境,形成全社會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
為進一步優化師資隊伍,引進高層次人才6人(如從清華大學引進國家級人才崔保國),其中教授5位,原山東廣播電視台第一副台長擔任院長;聘請國際在線、央廣網、海南廣播電視總台、新華社海南分社等主流媒體的業界精英作為校外導師。為搞好國際傳播方面的師資建設,先後邀請多位國内外博士參加學校統一組織的學術論壇,并完成了一位中國傳媒大學博士和一位深圳大學博士的線下面試工作。
(三)科學研究
本年度,本學位點文章發表情況如下:
1.孔非、張成良:《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鄉村媒介空間的現代化轉型》,《社會科學戰線》2023年第9期;
2.畢研韬:《認知安全視域下生成式AI監管研究》,《青年記者》2023年第11期;
3.蔣銳、王佳麗:《作為“中間地帶”的社交媒介:罕見病患者在網絡空間的體驗與連接》,《國際新聞界》2023年第2期;
4.蔣銳、俞虹:《開放·融合·共生:主流媒體數字平台建設與視聽媒介生态的多維互構》,《電視研究》2023年第6期;
5.苗勃、佘雨夏:《認知、規範與自主:平台型媒體對新聞從業者職業化的影響分析》,《青年記者》2023年第21期。
本年度,本學位點獲批課題如下:
張睿:“新文科背景下新聞與傳播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2023年度海南省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四)傳承創新優秀文化
1.焦勇勤撰寫的《海南海洋文化保護傳承和利用取得長足進步,三方面問題有待進一步改進》,被《海南信息》196期采用;
2.焦勇勤主持撰寫的《海南省黎苗文化保護、傳承和利用調研報告》,于2023年4月獲得省委書記馮飛等領導的肯定性批示。
(五)國際合作交流
參與熱帶高校聯盟章程制定及辦學事宜,後續工作正處于規劃過程中。
五、教育質量評估與分析
(一)學科自我評估進展及問題分析
依照學校的統一部署,本學位授權點的學科自我評估穩步進行,目前存在以下問題:
1.大型科研項目數量不多、高水平論文和著作數量不多。
2.缺少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缺省級社科獎。
3.未曾主辦、承辦國際或全國性學術年會。
4.畢業論文質量普遍不太高。
5.就業率還可以繼續提升。
(二)學位論文抽檢情況及問題分析
沒有出現抽檢不合格的情況。
六、改進措施
1.對有望沖擊省級以上重大項目和學科頂刊的相關研究進行重點培育。
2.對有望沖擊省級教學獎和省社科獎的相關課程和研究進行重點培育。
3.積極主辦、承辦國際或全國性學術年會。
4.從開題到答辯,嚴格把關,對學生和導師負責;嚴格執行預答辯制度,對問題論文按照規定不予送審。積極宣傳、推廣多種畢業方式,并形成制度。
5.切實開拓就業渠道,大力提升就業率。